长庆油田泾渭苑服务处关爱儿童纪实--用亲情筑就石油娃温馨家园
2010-06-26 08:00:00 总评论数:0 总访问量:1441
5月16日,家住长庆油田泾渭苑社区的小学生姚玉洁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平常都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个月才能回一次自己的家。我知道爸爸妈妈都在采油站工作,为了这个家在辛苦打拼。” 在长庆油田泾渭苑社区,像姚玉洁这样的“留守石油娃”有700多名。这些孩子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看,个别孩子无人看管。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照料成了许多家庭的难事。2009年以来,泾渭苑服务处通过“三种模式”关爱矿区石油娃,解除了油田一线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园。 家庭“小课堂” 家住泾渭苑二区的张伟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陕北靖边工作,被爷爷奶奶带大、深受宠爱的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比较吃力。着急的老人把孩子送到了家庭“小课堂”。 社区家教李立英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帮助张伟补习功课的任务。每次“小课堂”上课,李老师都要给张伟“开小灶”,让孩子多补习一会儿,手把手地辅导作业,针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关”。时间晚了,她就把孩子送回家。在她的关心下,张伟进步很快,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了30多分。为表示谢意,张伟的爷爷奶奶把精心做好的饭菜送到了“小课堂”。老人拉着李老师的手激动地说:“孩子学习进步了,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小课堂’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服务处择优引进社区家教组织,分区开设家庭“小课堂”。如今,在“小课堂”参加学习的孩子已有112名。 爱心“小饭桌” 家住一区的蒙军上四年级了,他的爸爸、妈妈都在离家30公里的咸阳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如何解决午餐问题,成了小蒙军必须面对的一件事。 一开始,父母将蒙军托付给一位朋友。可没过几个月,这位朋友在外地找了份工作,也要离开。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父母将蒙军送到了“小饭桌”。没想到当天回家,蒙军就对“小饭桌”的饭菜大加赞赏,甚至还要父母抽时间去品尝一下。除了吃午饭外,蒙军还可以在这里午休,度过舒服的午间时光。“小饭桌”切实解了上班族的心事,受到许多学生家长的青睐。 泾渭苑服务处鼓励社区擅长厨艺、身体健康、有爱心的人员自办“小饭桌”。目前,有48名中小学生在爱心“小饭桌”就餐。 温馨“托管站” 服务处引进家政服务公司,开设“托管托教”服务项目,对父母长期在外的孩子,由家政服务公司提供全日制服务,学生统一食宿,并配有专业教师辅导功课,使留守石油娃的日常生活、安全看管、教育辅导等得到有效落实。目前,托管少儿已有36名。 小学一年级的翟康平家住泾渭苑三区,父母在甘肃庆阳上班,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且年事已高,无法照顾他的生活。去年,眼看小康平就要上小学了,却无人照料,焦急的父母将小康平送到了社区托管服务站。 托管服务站离学校很近,放学不到5分钟便可到达,工作人员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吃完可口的饭菜,小康平可以与小伙伴们一起看书、做作业、玩游戏。在这里,小康平有属于自己的书桌和床铺。每天晚上,有老师为他进行功课辅导,21时准时上床休息。几个月下来,小康平不但个子长高了,身体长壮了,还改掉了以前不午休的习惯,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今年3月,倒班回家的妈妈看到儿子的变化,高兴地说:“托管站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我可以放心上班了。”(通讯员 张璇) ![]() 请您注意
|
今日关注
![]()
热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