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央果断决策,制定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应对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作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部署。
但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的严峻考验面前,“如何认识?如何应对”,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依然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认识和应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思想到行动,是有机的统一。解答和解决的唯一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
“危机”从来就是危险与机遇的统一体,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从内部来讲,互为条件,互为依托,最终在实践中、在发展变化中表现为危险还是机遇,是不利还是有利。从外部来看,有发展就要有危机。从任何一个事物,到人类社会,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危机是前进的动力。我们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战胜困难,就赢得了发展,这是历史的经验。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给予危机的哲学解释。
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这次经济危机,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经济危机是经济经过一个时期充分发展后进入调整过程的反应,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大范围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增长的量上,表现为停止或者衰退;在经济增长的质上,表现为市场对资源和资源配置机制进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产业优化、机制调整、企业整合。国际金融危机周期性的外部气候和国内经济发展结构性的内部环境,造成今天的困难前所未有。
80年前,由华尔街大崩盘引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在今天的重演,再次昭示了它的本质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自由市场经济自身弊端所直接决定的。透视这次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正将演变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来势之猛,变化之快,深刻诠释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将也必然蔓延全球,席卷世界。这是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的答案。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以来的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壮阔历程,深刻的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的结构大调整之中,金融危机的再次袭击和洗礼,让我们看到进一步经济危机的历史必然性、本质规律性、客观危害性,也为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增强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驾驭能力提供了生动教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力规避和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归宿。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此让“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从中国走向世界,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日趋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追逐的梦想。